来源:人气:88更新:2023-10-11 23:30:50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
一些不太看电影的大V们,突然关心起了一部电影。
他们说,在北美,有一部票房超过了《碟中谍7》、直追《芭比》的片子。但让人匪夷所思是,虽然观众“热情极高”,院线却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观众观看。
而媒体,也统统“不敢”讨论。
为什么?
大V们一锤定音:屁股问题。
所以国内的这些媒体,也丝毫不谈这部电影。
所以那些为下架片叫屈的影评人,也都集体隐身了。
老实说,这样的话题本来Sir也只当笑话一笑而过。(豆瓣评论区很精彩)
毕竟对于一部既没上映,又没资源,更没明星的小成本电影来说,如果真的达到全民“空口鉴片”的地步,那才是更可怕的事。
只是前几天。
Sir忽然发现,这片居然上流媒体了。
那得要一瞧究竟了——
自由之声
老实说,本来Sir对这部电影没多大期望。
看类型:动作、犯罪、传记,一副老派好莱坞电影的味道。
但看完之后。
却发现,抛去了那些不专业的阴谋论猜测,这部片的戏内戏外,其实是值得一谈的。
甚至它展示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范本——
争议往往具有迷惑性。
它越凶猛,我们就越容易忘掉最初的事实。
01
曝光黑暗
这是个什么故事?
明面上看,是儿童绑架、人口贩卖。
而比这更可怕的,则是——
儿童性侵。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取材于反人口贩卖人士蒂姆·巴拉德的记录。
讲述了美国国安部特务蒂姆·巴拉德(Jim Caviezel 饰)为拯救出更多被拐卖儿童,辞去工作,只身前往哥伦比亚叛军所在地,救出女孩罗西奥(Cristal Aparicio 饰)的故事。
△ 原型 Tim Ballard 本人照片
一个场景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影片的表达:
一个幽闭的小岛,仿佛世外桃源,歌声悠扬,男主蒂姆和几人举杯畅饮。
但。
走进去才会发现,这不过是一个供权贵肆意玩弄孩童的地狱。
数十名儿童排成长队,从船上下来。
他们走上岛屿。
任人挑选。
此时,一位身形彪悍、满脸横肉的男子,看中了属于自己的“玩具”——一个小男孩。
怎么办?
蒂姆立刻出面阻止。
因为这,是他设的局,他假装要建立一个娈童俱乐部,目的是把这些人贩子和被拐卖的儿童吸引过来,配合警方一网打尽。
如他所愿。
终于在一切还未发生前,警察及时赶到了。
他们捣毁了一个犯罪团伙,救下54名孩子,可这其中,却没有蒂姆心心念念想要拯救的小女孩罗西奥。
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寻找。
很常规很正能量是吗?
可到了结尾。
当真实事件记录的照片放出来时,我们才发现,这些故事,是的的确确发生过的。
比如,成群结队的警察悄然登岛这一幕,简直和电影中一模一样。
△ 上图为电影画面,下图为真实影像资料
以及,结尾字幕显示——
每年全球人口贩卖的利润约为 1500 亿美元
美国是最大的人口贩运目的地之一
也是最大儿童色情消费国之一
影片里也有呈现——
电影开头,当搭档问提姆抓过多少个恋童癖的时候,他面无表情地回答:
288个
这怎能不叫人愤恨。
只可惜,这样一部揭露真相的片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发行公司自身也无钱宣传。
于是,他们只能用最朴素的方式,想让更多人看见。
在美国观影的一位朋友甚至称它为“公益片”——
可见这部片子的放映初衷,是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到这场黑暗交易和权色游戏。
当然,它也做到了。
02
戏里戏外
《自由之声》在票房和口碑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成绩。
自7月上映至今,在北美已获1.83亿票房,可谓是票房黑马。
但,和同期上映的《芭比》、《碟中谍7》相比,《自由之声》却没有翻起任何水花。
对比一下这几部在北美的票房——
口碑方面,来看两个分数。
国内,豆瓣评分:8.0。
国外,烂番茄上,专业评审和普通观众的评分出现了两极分化,该电影在专业媒体评审这边仅有58%的新鲜度,但普通观众却给出了99%的新鲜指数。
为什么这么两极?
正如那些大V说的那样,这是精英群体和人民群众的矛盾?
是屁股决定态度?
当然不是。
如果你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媒体人以及专业评审,和普通观众看这部片的出发点本就不同。
一个例子。
在烂番茄上,有专业评审这样写到——
批判了电影中男主流泪的镜头和故事本身的节奏感。
也有评审认为,看这部片子取决于自己的心情或是否相信(beliefs)。
但普通观众的点在于,现实世界中,不胜枚举的儿童绑架案、娈童案确实存在且暂时无法被解决。
包括在推特上也有不少观众表示:儿童是最后的底线。
可以说,这部片子的主题本身,已足够刺痛人心,而影片最后的真实资料也仿佛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观众的防线,这是它收获了一众普通观众好评的原因。
从这个层面而言,它是成功的。
但有意义有价值就代表需要给影片打高分吗?
电影评判的标准难道不该考虑质量吗?
所以说。
这种在专业评审和普通观众间的争议,其实是从各自站立的不同角度出发的。
作为专业评审,更多关注的是电影制作、镜头设计层面的问题;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让人痛心疾首的议题,才是他们想要从电影中延伸出来讨论的。
一个是在聊电影。
一个是在聊现实。
但。
老实说,这部电影之所以引起如此争议,评判标准不同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
其实在电影背后的故事。
一边,在于片子本身的制作者们。
例如,本片的资助者之一法边·马塔(Fabian Marta),据美国《NEWS WEEK》报道,他在本片上映后不久,就因儿童绑架罪被捕。
再比如,主演吉姆·卡维泽,演员是原型人物Tim Ballard钦点的演员。但,这两人都是QAnon运动(又称匿名者Q,起源于美国的极右翼阴谋理论运动,认为贩运儿童是政治阴谋)的信徒,这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拍摄这部电影,是出于对儿童的真正关爱,而不是某种政治、宗教目的。
所以,这样一群人拍出来的“反贩卖儿童”影片,又有何说服力?
一边,在于本片原型人物蒂姆·巴拉德(Tim Ballard)。
2013年,他成立了“地下铁路行动(简称OUR,Operation Underground Railroad)”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拯救那些被贩卖的儿童,打击儿童非法性交易。
但,该组织公布出的拯救数量并未被民众信服,他所公开宣传的拯救案例,最终也被当事人反驳。
巴拉德和OUR在公共宣传中经常提及的一个代表性案例,是一位化名为“莉莉安娜”(Liliana)的人口贩运幸存者。与OUR在筹款材料中所做的断言相反,莉莉安娜并没有被任何人找到或者营救:当时她年仅17岁,在经历了多年的强奸、心理操纵和身体虐待后,“她自己逃脱了”。
——来源于《南方周末》
在《Vice news》的报道中,也有如此评价:“在特朗普的支持下,(蒂姆所组织的)地下铁路行动在QAnon时代蓬勃发展。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经得起推敲。”
△ 《Vice news》报道怀疑OUR背后的真相
故事原型人物的行为被怀疑、影片制作团队也与宣扬的“反贩卖儿童”背道而驰。
诛心也好。
担忧也罢。
总之,使得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产生了怀疑。
所以说。
在质量一般和疑点颇多的两方面力量加持下,很多人对影片持否定态度也就情有可原了。
至于很多大V所说的立场问题。
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一些片面信源下的猜测罢了。
只是。
当大众对于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津津乐道,甚至刨根溯源的时候。
是否同时又忘了。
我们真正该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03
“儿童性侵”
是的,不管影片拍得究竟怎样,不管背后的争议有多大,《自由之声》始终有一个最大的价值,也就是影片拍摄的初衷——
将这场“儿童性侵”的交易摆到世人面前。
这件事。
本身就比任何争议、任何阴谋论都值得讨论。
影片的最后说:当今世界上存在着比奴隶制时代更多的奴隶,而其中有近百万,都是被拐卖的儿童。
恐怕这里并没有多少的夸张。
买来做什么?
劳动?
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还是用于满足恋童癖的需求。
在美国《新闻周刊》上搜索关于“儿童性侵”(Child sexual abuse)的报道,层出不穷,相关内容有数十页之多。
可见这并不是个例。
△ 《新闻周刊》关于儿童性侵”的报道
甚至,这样违背人道的事,在美国已是铺天盖地。
根据美国最大的反性暴力组织RAINN最新数据,美国1/9的女孩和1/53的男孩在18岁以下遭到成人性侵或性骚扰,每8分钟,有关机构都会收到儿童被性侵的报告。
——来源《澎湃新闻》
夸张吗?
影片里有一个镜头。
当被解救的孩子们坐在岛上唱歌时,那些解救的人们说,那是自由之声。
但这些歌声。
何尝不曾出现在被奢靡、龌龊充斥的内屋里,响彻在权贵们肆意摆弄玩物的大笑中?
有新闻报道。
爱泼斯坦的萝莉岛事件中。
在这个小岛上,往来的贵宾,甚至包括但不限于欧美国家的总统、王室和高级政客等上层人士。
△ 《新闻周刊》报道了关于爱泼斯坦性侵未成年少女事件
所以现实中。
这“自由之声”,到底是谁的自由?
这到底是法律问题,还是阶级问题?
或许,背后所宣扬的这份“自由”,它从来不属于普通人。
可能你觉得,谈美国还有些远,但要Sir说,这几乎是全世界的问题呢?
哪怕是情况尚好的中国。
这么多年,我们是否又听过无数的儿童性侵案件了?
曾经大量的“嫖宿幼女罪”。
曾经的某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
曾经的鲍毓明案。
曾经的某幼儿园老师性侵12名幼女。
哪怕前段时间,我们还看到广东湛江一名13岁少女被同村男子性侵的新闻。
这些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个例,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儿童,也遭遇过。
最近就有这么一组数据:
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在今年六月出的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儿童性侵案件数量虽然整体有所下降,但公众依然很缺乏对儿童防性侵法律法规的了解。
△ 数据来源: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
于是很多人,恐怕就像《嘉年华》一样,12岁的女孩只是陪父亲的老领导吃了一顿饭。
就遭遇了性侵。
可最终。
迫于金钱与现实的压力,还是选择了和解,选择了不声张。
为什么?
传统价值观中的“不愿”是一方面,现实环境中的“不能”又是另一方面。
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但问题是,在关于这部《自由之声》的争议和讨论中,其实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他们谈到各种阴谋,聊到各种政党,甚至于把一部影片和政治氛围挂钩,自以为看透这世界的真相。
电影,只是变成了他们批判的工具。
这着实让Sir有些遗憾。
就像这世上的很多事情一样,当人们对一件事情争吵得越激烈、越凶猛,往往就会偏离话题,揪住某些背景不放,抓住某些细节放大,各种阴谋论、诛心论,吵着吵着,最终就变成了立场与站队。
争议本身占据了镜头焦点。
而原本那个该关注的事实,彻底隐身不见。
所以这部电影中。
最该聊的是媒体到底有没有力挺吗?是制作者到底发了什么言论吗?是激进派和保守派的态度吗?
都不是。
最该关注的,只能是“儿童性侵”本身。
是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生活在一个如此危险的环境里。
是我们如何用关注和发声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但往往。
在非此即彼的当下。
说出这样的希望,也会被认为是站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