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271更新:2024-02-23 14:01:46
张艺谋导演新作《第二十条》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以律条为片名可见这部现实题材电影的本色,同样在春节档上映也足以证明这部喜剧类型电影的胆色。唯有这份喜剧性的胆色,才好将社会性的本色有效地触及到亿万观众。这部作品之所以要触及更多观众,更因为第二十条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故事从几个家庭的日常切入,以在市检察院挂职的韩明(雷佳音饰)将其串联。首先是他自己的家事,儿子韩雨辰(刘耀文饰)见义勇为打了校领导(张译饰)儿子并拒绝道歉,妻子李茂娟(马丽饰)义愤填膺继而揍了校领导,接二连三的事情搞得一地鸡毛;再就是他来挂职之前的旧事,公交车司机陈贵生(杨皓宇饰)三年牢狱出来后依旧要上访讨要说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还有就是王永强(潘斌龙饰)故意杀人案,案件相关人郝秀萍(赵丽颖饰)被逼入绝境,与同搭档吕玲玲(高叶 饰)分歧不断,公诉期限将至、社会舆论纷争,这是公事。而如何判定王永强的杀人性质,如何面对陈贵生的冤屈,如何处理儿子见义勇为带来的一系列风波,都关切到法律,则是国事。
家事、旧事、公事、国事,情与法的较量、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都压在了韩明的身上,自然生成了各种两难的境遇,也是这部电影戏剧性所在,而这些又岂止是韩明一人所遭遇的。诚如张艺谋在电影发布会上所说,这部讲述老百姓故事的电影,“以一家人的喜怒哀乐投射到千家万户。”
“正当防卫”是极为严肃的社会话题,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都会成为亿万网友讨论的话题,而《第二十条》采用喜剧的类型形式呈现、讨论这一议题,就是希望通过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了解、讨论这个本来就普遍存在于日常也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话题。按照精神分析的力量,喜剧具有一定的释放性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满足。满足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巧智,专在技巧和字面上取巧,以求得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二是想象,喜剧性起于人的过分的想象,结果却并没有那么严重。三是感情消耗的节省即幽默。
电影《第二十条》在各种层面都会使观众得到满足,最受瞩目的是雷佳音与马丽饰演的中年夫妇,日常生活中的妙语连珠就让人应接不暇,他们与陈明昊饰演的大舅哥、张译饰演的校领导之间的对手戏,你一言我一语的错位使得喜剧效果翻倍。每一个演员都在角色之中,每一个角色都很接地气,就像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认识的人一样。比如马丽饰演的李茂娟,“她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在家里却是女王。当儿子被校园霸凌后,她坚信孩子的人品,努力维护自己的家庭。”
喜剧类型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大家愿意看,而导演在电影中隐匿技巧近乎到零、指导演员表演百分百生活化,为的则是让大家看得懂。众所周知,张艺谋导演在镜头、色彩、构图等视听方面一直探索、创新。这一次,在电影《第二十条》中他用朴实的、与生活质感一致的、更贴近每个人的镜头语言。每个人都在家看到过爸妈拌嘴,每个人都在公司或单位开过会,每个人也都曾有在街头路边摊和朋友喝酒谈心的经历,摄影机所捕捉的就是这些生活中的场景,它没有酷炫的高难度的调度和技巧,将观影的门槛放到每个观众平视的维度。
《第二十条》没有设置观影门槛,更是因为普法就不该有门槛。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见义勇为的正确,而是不懂得正当防卫的界限,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希望出手帮助的人和被帮助的人,都能懂法用法,来保护自己。
喜剧类型、零技巧呈现、生活化表演使得观众既有走进影院的意愿、也有看得懂的满足,唯有如此,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以及主创的责任感才能得以充分彰显。吕玲玲记得韩明曾经说过的话“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面对旧事,韩明也在看到陈贵生的结局后,更加明确检察官“办的不仅仅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面对家事,韩明和李茂娟有一个儿子,王永强和郝秀萍有一个女儿,陈贵生也有一个女儿,如何处理这些案件,又何止是别人的人生,还是下一代的未来。电影中不止一次强调,“我们现在的判决,其实决定我们想要将怎样的世界,留给我们的孩子”。家庭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我们有怎样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就会有怎样的未来。
当韩明想到过往的意气风发,想到眼前的一地鸡毛,想到未来孩子们面对的世界时,说出了一段让人心生震撼、热泪盈眶的话:“我知道改变一些事情很困难,追求公平正义要付出代价,但这个代价谁来承担?老百姓吗?难道让他们用自己的命运、用整个家庭的命运,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去承担这个公平正义的代价吗?”影片让人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群人的追求。
有一段话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如同电影《第二十条》所追求的初心。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条款,更不是束之高阁的典册,它从生活中来也影响着生活,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去看《第二十条》的最朴素和真诚的理由吧。